AR/VR、全息通信、元宇宙、自動駕駛、孿生工廠……這些看起來遙遠的應用將在6G時代落地,并將得到進一步延升和擴展。
3月23日,在未來移動通信論壇和紫金山實驗室共同主辦的全球6G技術大會-6G網絡架構與關鍵技術圓桌論壇上,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首席科學家唐雄燕提出,6G的新興應用場景對算力度量、感知能力、智能服務、安全能力等網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網絡架構創新是提升網絡能力的關鍵。
唐雄燕表示,推動ICT產業發展的摩爾定律遇到瓶頸,香農極限也已逼近,ICT基礎科學和材料還未出現革命性突破,網絡架構創新成為解決技術挑戰、推動信息通信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5G時代網絡的主要創新體現在核心網SBA架構、無線接入網CU/DU分離架構、mMIMO多天線架構等架構創新。目前看,在無線傳輸技術未有革命性突破的情況下,網絡架構依然會是6G創新的關鍵。
同時,通信網絡IT化、技術體系深度融合成為明顯趨勢。SDN/NFV推動通信網絡由IP化邁向IT化,5G網絡實現全面云化轉型、IT與CT深度融合,新一代IT技術ABCDE(Al+BlockChain+Cloud+bigDat++EdgeComputing)正在與通信網絡技術實現融合,計算、智能等將成為網絡內生能力。同時也有更多的“融合”在發生:云網融合;固移融合;天地一體化;通感一體;IT+CT+OT……
在這樣的趨勢下,2021年3月,中國聯通對外發布CUBE-Net3.0網絡創新體系,開啟通信網絡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的轉型。
據了解,這套體系圍繞柔性寬帶、泛在連接、確定性連接發展CT技術增強的新連接;圍繞云原生、智原生、鏈原生提升IT原生的新能力;針對內生安全、技術融合、綠色低碳、能力開放建立融合創新的新體系。
對網絡算力能力的提升,唐雄燕表示,隨著MEC和AI的發展,算力已經無處不在,網絡需要為云、邊、端算力的高效協同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計算與網絡將深度融合,并進一步實現在網計算。面向6G的算力網絡,也將實現“聯接+感知+計算+智能”的深度融合。(科技日報記者 劉艷)
Copyright 2015-2022 安卓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21032478號-23 聯系郵箱:89 7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