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病的診斷要點。目前,主要是通過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進行確診;鉬靶 X 線攝影可見病變局限于乳房某一區域或廣泛彌散于乳房中,增生的乳腺密度增高,呈結節狀或毛玻璃狀,其形態不規則,邊緣常常模糊不清。彌漫性病變大多整個乳腺密度增高,正常的腺體結構消失,病變陰影趨向融合。少數患者出現相對粗大的鈣化灶,并廣泛分布于病變區內;乳腺內結構發生紊亂,檢查可見腺體組織回聲增粗,光點增強呈顆粒狀,增生結節邊界不清,表現為不均勻低回聲區,或見低回聲區帶狀強回聲交織形成的網狀陰影,或見類似“豹皮樣”回聲結構。
乳腺腺病須與乳腺纖維瘤、乳腺癌相鑒別。乳腺腺病患者若臨床癥狀不典型或無明顯經前乳房脹痛表現,而僅表現為乳房腫塊者,特別是單側單個、質硬的腫塊,應特別注意排除乳腺纖維腺瘤及乳腺癌的可能。
乳腺腺病與乳腺纖維腺瘤相鑒別。兩者均有單發或多發的乳房腫塊,質地韌實。前者乳房腫塊大多為雙側多發,其腫塊大小不一,呈結節狀、片塊狀或顆粒狀,質地一般較軟但也有硬韌者,偶有單側單發,大多經前乳房脹痛,有觸痛感,乳房腫塊的大小性狀隨月經周期發生變化,發病年齡多見中青年;后者乳房腫塊大多為單側單發,腫塊常為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楚且活動度大,質地一般韌實,多發者較少,一般無乳房脹痛,或僅有輕度經期乳房不適感,無明顯觸痛,乳房腫塊的大小、性狀不因月經周期發生改變,患者年齡多在 20 ~ 25 歲之內,很少超過 30 歲。鉬靶 X 線片乳腺纖維腺瘤常表現為圓形或卵圓形,密度均勻,有其特有的環形透明暈。
乳腺腺病與乳腺癌相鑒別。兩者均可見到乳房腫塊,但前者的乳房腫塊質地一般較軟,或中等硬度,腫塊多為雙側多發且大小不一,可為結節狀、片塊狀或顆粒狀,活動性良好,與皮膚及周圍組織無粘連,腫塊的大小性狀常隨月經周期、情緒波動而發生變化,腫塊生長緩慢或無變化,以中青年女性為多發;后者的乳房腫塊質地較硬,有的堅硬如石,腫塊大多為單側單發,腫塊可呈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生長速度快,體積大,活動度差,易與皮膚及周圍組織發生粘連,腫塊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無關,以中老年女性常見。
乳腺腺病的預防。凡是發生乳腺疼痛者,應進行一次詳細檢查,以確診疾病性質與類型,對不易確定者,注意進行復查或定期檢查,以免疾病加重。要注意飲食安全,不吃轉基因食品,不吃含有激素、農藥殘留、有害食品添加劑等食物與肉類,少吃或不吃反式脂肪酸食物,適當進食豆制品。注意鍛煉身體,避免發生肥胖,體重已經超標者,要注意減肥。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生氣,特別是避免暴怒。
乳腺腺病的中醫藥治療。中醫治療該病具有良好效果,可根據病情進行整體調理,根據不同類型與臨床表現,進行辨證施治,選用不同的中藥。乳腺腺病的病因病機與中醫所說的痰濕、氣滯、血瘀等有關,臟腑多與肝郁氣滯、脾腎不足、肝腎虧虛等有關。
肝郁氣滯型:胸悶不舒,精神緊張,情緒低落,經常生氣,乳房脹痛,乳房查見包塊,質軟,活動性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經前癥狀明顯,經后明顯緩解,兩脅不舒,月經推后,經色紫暗,或有血塊。治宜疏肝解郁,理氣活血。處方:柴胡,香櫞,香附,炒白芍,郁金,丹參,枳殼,延胡索,枸杞子,當歸,川芎,炙甘草等。
脾腎不足型:四肢乏力,胸悶氣短,食欲不振,腰膝痠軟,睡眠不實,記憶力下降,頭暈耳鳴,性欲冷淡,肢體不溫,乳房隱痛,乳房查見包塊,質軟,活動性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病程較長,月經量少,周期推后。治宜健脾益氣,補腎填精。處方:黃芪,刺五加,懷山藥,白扁豆,香附,延胡索,郁金,丹參,巴戟天,枸杞子,熟地黃,菟絲子等。
肝腎虧虛型:兩脅不舒,頭暈目眩,心煩不寧,太息頻作,性欲低下,失眠健忘,腰膝痠軟,視力下降,咽干目澀,乳房疼痛,乳房查見包塊,質軟,活動性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經前癥狀明顯,經后明顯緩解,月經量少并伴有周期推遲。治宜滋補肝腎,活血養血。處方:沙參,麥冬,枸杞子,姜黃,丹參,炒白芍,旱蓮草,熟地黃,肉蓯蓉,當歸,菟絲子等。
參考文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王忠民,劉茜著.雌激素奧秘[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8.
[2]王忠民,劉茜著.哺乳新學問[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8.
[3]王忠民,劉茜著.專家談塑形與健康如何遠離乳腺疾病[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4.
[4]白海亞,胡潔.月經、生殖因素與乳腺癌發生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4,25(3):289-291.
[5]曹旭晨.乳腺增生癥診治專家共識[A].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6.36(7):759-762.
專 家 出 診
王忠民
主任醫師
天津市中醫傳承工作室導師,擅長 運用中西醫手段診治男女不孕、卵巢早衰、子宮腺肌病、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慢性盆腔炎、輸卵管阻塞或積水、習慣性流產、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發育不良、更年期綜合征、乳腺疾病、產后疾病、乳汁缺乏、內分泌疾病、慢性生殖感染、月經疾病、產后抑郁、男女性功能障礙、疲勞綜合征與部分兒科等疾病的診治具有獨特經驗。 出診時間:5月21日、22日上午8:00--11:30 出診診室:三樓325診室 溫馨提示:專家出診時間以當日為準,如您有如任何疑問可撥打58687821進行咨詢及預約!
信息來源|王忠民 優生優育網專家觀點
編輯|李默賢
核校|李娟
主編|楊帆
總編|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