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沫原料是表面活性劑或高分子化合物。
2、泡沫的形成只要向起泡劑(表面活性劑或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中通入氣體,在溶液表面即有泡沫生成。
3、泡沫形成后,氣泡壁間夾帶上來的液體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失,液膜逐漸變薄,氣泡互相接近而變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起泡劑在體相中濃度應有一最適宜值,此值在膠團臨界形成濃度附近。
5、濃度愈小,則吸附量愈小,膜的強度和彈性效應愈小。
6、濃度超過膠團臨界形成濃度后,吸附量不變,但膜的彈性效應卻會下降。
7、擴展資料泡沫由不溶性氣體分散在液體或熔融固體中所形成的分散物系。
8、為了增加泡沫穩定性,常加入極少量穩泡劑(碳鏈較長的極性有機物,如月桂醇),穩泡劑和起泡劑不僅可在表面形成緊密的混合膜,而且還可降低起泡劑的膠團臨界形成濃度和降低起泡劑的吸附速度,因而可增加膜的彈性,使泡沫穩定性增加。
9、常用的消泡方法是加入可溶或不溶的極性有機物,這些物質可在表面上吸附或展開,置換原起泡劑,本身又形不成穩定的液膜,因而有消泡作用。
10、常用消泡劑有短鏈或支鏈的醇類(如異戊醇)、磷酸酯類(如磷酸三丁酯)、硅油、含氟極性有機物、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共聚物等。
1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泡沫。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Copyright 2015-2022 安卓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21032478號-23 聯系郵箱:89 7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