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新開了一家酸菜魚快餐,沒有魚刺的魚肉吃起來太過癮啦!
近幾年,龍利魚和巴沙魚已是餐桌上的“常客”。你注意過兩種魚的差別嗎?快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醫學顧問
(資料圖)
華東理工大學
宋皓瑜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食品安全博士、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會專家組成員、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
劉少偉
何為龍利魚
龍利魚又稱“鰨目”。我們很熟悉的繞口令“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里提拉著五斤鰨目”,其中的“鰨目”說的就是龍利魚。
龍利魚的原名叫“脷魚”,脷是指舌頭,因其形象與舌頭相似,故得名,有些漁民還稱其為“龍舌頭”。
龍利魚除主體骨頭之外,沒有其他刺,完美避免了食用過程中卡魚刺的風險,也當得上“舌頭”的別稱。
龍利魚是一種海魚,屬于暖溫性近海大型底層魚類,生活在近海海區,其出肉率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口感爽滑,同時蛋白質含量高,是優質海洋魚類。
與其豐富營養相對應的就是它的售價,由于自然資源量少,大規模商業化養殖又屬于新興階段,龍利魚的價格比較昂貴,在100元/公斤之上。
何為巴沙魚
龍利魚的廣受歡迎讓越南漁民十分激動,因當地盛產一種同樣沒有什么刺的淡水鯰魚——巴沙魚。
巴沙魚是一種養殖淡水魚,它們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食性廣、易飼養、無肌間小刺、利于加工。
巴沙魚肉質白嫩,味道也十分鮮美,并且加工成魚排之后,外表與龍利魚差別極小。
雖然從營養價值和口感上來說,巴沙魚相比龍利魚顯得有些遜色,但基于它20-30元/公斤的親民價格,銷往各地區同樣受歡迎。
鑒別小妙招
兩種魚類極度相似,該如何準確分辨呢?
01
辨價格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價格上進行區分。
龍利魚的市價會在100元/公斤以上,售價在30元/公斤左右的一定不是龍利魚。
02
讀標識
仔細閱讀包裝與配料表。
如果包裝上明確標注為“巴沙魚”,英文為“CABASA”或“BASA”等字樣,或產地為越南,可認定為巴沙魚。
同時也需要進一步閱讀配料表,防止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
03
看肉質
龍利魚的魚柳非常薄,因其本身就很薄,切出來的魚柳不會很厚,顏色漸進,有花紋。
巴沙魚肉質厚實且多為冷凍出售,顏色發白。
04
嘗味道
巴沙魚是淡水養殖鯰魚,魚肉經過烹調,如果帶有河魚的土腥味,很可能是巴沙魚。
龍利魚是海魚,只有正常的海鮮腥氣。
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發現自己購買的龍利魚產品實際上是以巴沙魚為原料生產的,需要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Copyright 2015-2022 安卓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21032478號-23 聯系郵箱:89 7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