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提醒
孩子食養健康避免這些誤區
(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胡智偉)本周六是第34個“中國學生營養日”,今年活動主題是“科學食養 助力兒童健康成長”。市營養學會理事、中研院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高貢提示,家長在關注孩子食養健康的同時,也要避免一些誤區。
“小胖墩”或缺營養
專家介紹,眼下“小胖墩”越來越多,不過孩子長得胖不代表不缺營養。現在孩子的飲食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有些孩子非常喜歡吃肉類食物或一些高熱量的“垃圾食品”,這些食物主要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而很多孩子對于蔬菜水果類食物卻很不喜歡,此時孩子身體里就會缺乏各類維生素。學生正在長身體,如果忽視營養均衡,可能會給身體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節食減重不可取
有的家長意識到孩子體重超標,于是采用節食減肥法幫孩子減肥。專家提示,此法不可取,因為學生正在長身體,調整不好或矯枉過正的話,都會造成營養攝入不足,進而影響孩子的正常成長。如果想幫孩子減肥,最好的方法就是“邁開腿”。目前《學生膳食指南》中明確指出:學生每天至少要保障60分鐘的戶外活動。
食物應“粗細搭配”
如果想讓孩子營養攝入更加均衡,首先從主食上盡可能做到“粗細搭配”,別吃太精細的米面,因為越精細的米面,營養價值越低。如果有條件,可以蒸制或買一些雜糧餑餑。因為雜糧食物種皮上的各種營養素含量比較高,粗細搭配可以起到均衡營養的作用。
此外,家長要讓孩子每天吃足量的蔬菜,一般300至500克為佳,蔬菜種類不限,但注意不要偏食。另外,適當減少吃肉盡量增加吃魚的機會,尤其是一些海魚,建議每周吃兩次到三次。海魚脂肪相對要少,脂肪酸含量較高,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補品保健品別亂吃
一些家長害怕孩子營養不良,所以會去醫院做專業檢測,發現孩子缺乏某種營養元素后,會有意識給孩子吃些補品或保健品,希望借此補充缺失。專家建議,如非必要,家長還是盡量采用食補的方式幫孩子補足營養。不管是補品還是保健品,很容易超量,造成另一種營養不均衡。如果必須采用藥補,也要聽從醫囑。
家長在照顧孩子飲食時往往存在一個誤區,就是生怕孩子吃不飽,其實讓孩子吃個七八分飽是完全沒問題的。此外,如果孩子偏食,比如就是不愛吃菜,家長可嘗試用不同的烹飪手法,改變一下孩子的飲食習慣,切不可對偏食聽之任之。
Copyright 2015-2022 安卓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21032478號-23 聯系郵箱:89 718 09@qq.com